小花生也有大名堂,中国花生之都的养成之路
来源:
|
作者:??
|
发布时间: 1487天前
|
2380 次浏览
|
分享到:
“世界花生看中国,中国花生看正阳”,中国花生之都——河南省正阳县以花生产业为主导,着力打造“正阳花生”区域公共品牌,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,以及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使花生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建设中的一大支柱产业,成为正阳县的亮丽名片。近年来,正阳县聚焦花生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,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,做大做强了花生产业,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
“世界花生看中国,中国花生看正阳”,中国花生之都——河南省正阳县以花生产业为主导,着力打造“正阳花生”区域公共品牌,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,以及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,使花生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建设中的一大支柱产业,成为正阳县的亮丽名片。近年来,正阳县聚焦花生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布局,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,做大做强了花生产业,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。
(图片来源:河南省农业农村厅)
一产种植标准化 增产增收效益好
正阳花生以优质珍珠豆型特色著称,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上乘的质量是正阳花生品牌塑造的基石,为了保证花生的种植品质,正阳县立足县域经济特色,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加快花生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,很早便开始了种植标准化的探索之路。
自1995年起,由质监部门牵头,正阳县开始制定并实施花生种植标准。通过组织农业专家成立花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,制定了《正阳花生品种标准》和《正阳花生种植技术规范》。在当时国内还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的情况下,正阳县积极聘请专家对花生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、规范化栽培等关键技术进行反复实验与论证,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技术要求,及时修订并完善花生的种植、管理等标准体系,为花生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(图片来源:河南省农业农村厅)
正阳县积极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新友院士团队合作,依托良好的花生生产条件,在正阳建成了高油酸花生等良种繁育中心,增强了花生良种的育种实力,提升了花生的种植品质与产量,并探索出了以起垄种植、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主的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,被各领域专家称为“正阳模式”,在全国推广。
(图片来源:河南省农业农村厅)
此外,正阳县坚持“示范带动”的原则,建立了正阳县百林粮油加工有限公司和正阳农场2个花生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,引导广大农户按照标准进行种植;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5000亩以上的花生标准化示范区,并挑选一批科技示范户进行示范引导,逐步建立了县、乡、村三级示范体系。
二产装备升级将花生“吃干榨净”
为提升产业附加值,正阳县出台扶持政策,积极与科研院校进行加工技术的联合攻关,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9项,年产花生生产机械6万多台,其中有11家企业生产的8个种类17个型号的花生机械进入河南省农机补贴目录,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。
在正阳,花生全身都是宝。目前正阳县以花生休闲食品、花生饮料、花生蛋白、花生保健食品为主的深加工企业达到23家,全县建有花生草场1200多个,年加工销售花生秧、花生壳50多万吨;用花生秸秆养湖羊、奶牛,用花生壳种植食用菌、养生猪、开发养生枕,用花生叶开发养生茶等,花生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%。例如,正阳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利用花生壳,发展食用菌种植,辐射带动了周边11个乡镇。“八个人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花生红衣,开发了健康养生产品,生产了红衣茶、红衣膏等,普通的花生茶一斤40元,高档的卖到数百元。
(图片来源:河南省农业农村厅)
同时,正阳县以正花食品加工研发中心为依托,建立油脂加工、蛋白质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全国花生加工研发中心,正阳县检验检测中心则与河南农业大学、河南省农科院、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战略合作,引进国际尖端科技和装备及相关人才,提高花生产品质量检测能力,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花生产品检验检测中心。
此外,正阳县积极引进、培育龙头企业,君乐宝、鲁花两个“国家品牌计划”企业相继落户正阳,壮大了正阳花生加工产业的实力